首页

婉慈icon南一耳光

时间:2025-05-30 03:39:46 作者:“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首次抵琼 将面向公众开放 浏览量:89668

  中新网广州10月19日电 题:广州南沙全球招商引智 获海内外客商青睐

  中新网记者 王坚

  可以回溯街道旧貌的数字仿生系统、能够探索宇宙的商用运载火箭、富有多种营养的绿色有机果蔬……广州南沙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和成果18日亮相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下称“大会”),获海内外客商青睐。

  当日,大会吸引了海内外的学者专家、企业代表、科技人才等超1400人参加。其中,参会的企业、机构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5家、外资企业42家、外国商协会16家、港澳商协会15家。

活动现场。南沙区政府 供图

  “我们就是想方设法,让所有的企业项目及人才团队在南沙都能找到门当户对、对号入座的发展空间,在南沙有盼头、有奔头、有甜头。”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这是一次南沙和企业家、科学家的双向奔赴,也是科技和产业的双向奔赴。

  大会上,南沙迎来产业投资丰收季,共有116个项目在会上完成签约,总投资额达1217亿元,预计营收产值达2535亿元。

  会上透露,接下来南沙还将推出一大批产业用地资源,3个月内可供应用地9000亩,6个月内可供应用地1.5万亩。同时,南沙将依托万顷沙南部等重点片区打造大湾区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区,积极与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城市联动,吸引更多企业带资、带项目奔赴南沙。

  为让广大企业及人才更好了解南沙的投资发展选择,南沙在这次大会上从需求端出发,瞄准“产业园区+产业片区”双重发力,首次发布招商产业地图,并集中发布2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其中15个是先进制造类,推动产业成链发展的前沿阵地,受到到场海内外客商及人才的广泛关注及认可。

  作为南沙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该区各镇街成为大会项目招引的主力军。在活动现场,南沙专门设置镇街展示区,展示十个镇街发展特色和载体空间、产业基础等招商资源,以及众多代表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和成果,现场人潮如织。

展示区现场。王坚 摄

  “我们联合香港机构打造产业基地,针对港企过来发展提供多项政策支持。”展示区现场,南沙区大岗镇副镇长肖颂玥表示,该生产基地除了厂房,还有住宿、医疗、生活、休闲等配套设施,可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员工生活娱乐。

  除了政策优惠,南沙在大湾区的便捷交通也圈粉不少民众。“南沙往来香港有高铁和客船,交通很方便。”在位于南沙东涌镇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读的博士生李鹏程告诉记者,乘坐高铁从南沙到香港只需1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郭仁忠在内的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高校校长等专家学者,受邀担任南沙科学城科技发展咨询顾问。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执行会长龙国文等17人获聘为南沙区产业发展顾问。他们将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助力南沙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升级。

  “我个人非常看好南沙,相信南沙代表着湾区发展的未来。”在郭仁忠看来,南沙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发展条件优越,深中通道的开通使南沙在大湾区珠江两岸左右逢源,区位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当前,南沙的人才政策正加快与国际接轨,目标就是让各类人才留得下、留得住、留得久,做实国际人才港。

  “作为南沙开发建设的亲历者,我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荣的蜕变,也期望南沙未来扬帆致远。”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表示,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南沙,融入南沙,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注入新的活力。(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蔡磊又迈了一步

在当代中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集中表现为对外保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对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秩序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台商点赞贵州市场前景:深化合作 共享发展机遇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正式访问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举行会谈。

学习笔记|这条经济带,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

作为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产品主产地,桂平市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富硒小龙虾和错季小龙虾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挖沟式、平养式、光伏+虾和旱改水田、冬闲田养殖等稻虾养殖模式,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从2020年3000余亩发展至目前8.2万亩,位于全区前列。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完全支持美丽中国建设

公告提到,已商业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最低市值由60亿元(港币,下同),减至40亿元;未商业化公司最低市值由100亿元,减至80亿元。

总书记关心的事丨不惧风雨 守望相助

6月20日,安徽省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随着雨情汛情变化,先后对16个市启动、调整响应19次,共维持防汛应急响应39天。(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